从医四十多年,每到梅雨季,诊室里总坐满风湿患者。他们大多拄着拐杖进来,眉头拧成疙瘩:“医生,这腿像灌了铅,阴雨天疼得钻心,半夜能疼醒。”两个月来的刘阿姨,就是其中之一。
那天她被女儿搀扶着进来,刚坐下就叹气道:“右膝盖肿了半年,蹲下去就站不起来,遇冷像针扎。”我让她伸舌看看,舌质淡紫,苔白腻,搭脉时手感沉细——这是典型的“风寒湿痹”,再追问得知她还总腰膝酸软,显然肝肾也虚了。
《素问》里说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”,刘阿姨这病,就是风寒湿邪堵在关节,加上年纪大了肝肾不足,气血跟不上,好比河道淤塞又缺水,船自然开不动。
我给她开了独活寄生汤:独活为君药,专祛下焦风湿,像给关节缝里的寒气开了扇窗;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补肝肾、强筋骨,好比给松动的关节加了道固定栓;细辛、秦艽、防风帮着驱散风寒,细辛这味药最妙,能钻进筋骨缝里搜邪;再用当归、熟地养血,茯苓、甘草健脾,气血足了才能把邪气赶出去。
“这方子咋喝?”刘阿姨女儿追问。“每天一剂,水煎两次,早晚温服。记得细辛有毒,得跟其他药一起泡半小时再煎,别擅自加量。”我特意嘱咐。
一周后复诊,刘阿姨自己走进来的,脸上有了笑意:“膝盖不那么胀了,夜里能睡整觉了。”我看她舌上腻苔消了些,在原方加了桂枝温通经脉。 又过三周,她居然能蹲下系鞋带了。“以前广场舞都不敢想,现在能跟着跳半小时!”刘阿姨乐得合不拢嘴。
其实风湿这病,就怕“只治表不治本”。独活寄生汤的巧处,在于既用独活、细辛这些“清洁工”扫净风寒湿,又靠桑寄生、当归这些“维修工”补肝肾、养气血。就像治理河道,既要清淤,又要补水,船才能行得稳。
但要注意,若是关节红肿热痛(属湿热痹),这方子就不适用了,得换清热祛湿的药。另外,服药期间别碰生冷,天冷记得戴护膝,毕竟“三分治,七分养”。
看着刘阿姨逐渐康复,我总想起师傅的话:“治风湿好比解绳子,得慢慢松,急不得。”这古方流传千年,靠的就是辨证精准,标本兼顾——把邪气赶出去,把正气补起来,关节自然能灵活如初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