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一听到“多动症”,第一反应就是吃专注达、利他林,再配合上行为训练、心理治疗……
结果呢?很多孩子药物减量就反复,甚至出现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等情况。
大家好,我是都修波。我经常跟家长说,治多动症不能只看表象,关键是要找到孩子内在的失衡点。
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治多动症的古方——柏子养心丸。
组成:柏子仁、黄芪、党参、茯苓、白术、远志、酸枣仁、川芎、当归、半夏曲、肉桂、炙甘草。
对中医有些了解的家长,应该对“柏子养心丸”并不陌生,这个方子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的《体仁汇编》,是治疗失眠多梦、健忘的经典方剂之一。
那它怎么就用在多动症上了呢?
因为在中医看来,多动症的核心问题往往和“心气虚”和“脾胃弱”有关系。
心主神明,心气不足,孩子就会心神不宁、注意力涣散;脾胃为后天之本,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孩子容易倦怠、坐不住。
很多家长带多动症孩子来就诊,都会提到孩子平时坐不住,上课总爱东张西望,做事三分钟热度,还常常丢三落四。
仔细询问后会发现,这些孩子大多还有容易疲劳、稍微活动就气喘、吃饭没胃口、大便也不太好的情况。
看他们的舌头,往往舌质偏淡,舌苔薄白,摸脉象也比较细弱,这其实就是心气虚、脾胃弱的典型表现。
而柏子养心丸呢?
柏子仁、远志、酸枣仁能养心安神,让孩子飘忽不定的心神安定下来;
党参、黄芪可以补气健脾,让它能更好地生成气血,滋养身体;
当归、川芎能活血养血,让气血运行更顺畅;茯苓能健脾渗湿,帮助脾胃运化;
肉桂能温通经脉,让补进去的气更好地发挥作用;五味子收敛心气,防气血耗散;
半夏曲能和胃化痰,避免脾胃功能弱导致痰湿内生;
最后甘草则调和诸药,让整个方子的力量能协同发挥。
你看,它不是直接去 “管” 孩子的好动,而是通过调理心和脾胃,让身体的 “能量” 充足、“心神” 安稳,孩子自然就能慢慢专注起来,坐得住、学得进了。
当然,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,在用这个方子的时候,也大有区别。
比如说:有的孩子肝火旺,容易烦躁发脾气,可以加钩藤、白芍平肝熄风;有的孩子脾胃特别弱,容易积食,可以加山楂、麦芽消食导滞;有的孩子睡眠不安,可以加龙骨、牡蛎镇惊安神。
所以我必须提醒各位家长,柏子养心丸只适合心气虚、脾胃弱的情况,具体用药时还需要根据孩子的体质进行加减调整,千万不要自己照搬方子给孩子用药。
如果想试试这个方子,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辨证看看,确定孩子适合,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和剂量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